September 18, 2008

The Onion

在米國的時候,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外食。不過因為學校附近的餐館都幾乎可以拿到“America's Finest News Source"- The Onion,所以一個人吃飯也不會太寂寞。反正可以看洋蔥社看得很歡樂,甚至笑到流淚。

回到台灣之後,依然是大部分一個人外食。不過許多餐館是放著報導內容跟洋蔥社沒兩樣的"所謂質報"或是電視播著"A"VBS,就讓我吃飯吃得很不愉悅,甚至很火大。中研院那邊搞餐廳關機運動不是沒有道理的。還是直接買便當回家吃比較輕鬆。

不過今晚比較特別,去黃昏市場買了一盤鵝肉,配了一盒一個五元或十元的台式壽司,一瓶金牌,因為我可是要邊看The Onion Movie邊吃晚飯。幸福。

The Onion Moive遵循著它母體的風格,以非常正經的新聞專業模式,報導著很kuso的fake/satirical news,尤其是它很喜歡嘲諷的racial stereotype。 像是黑人拿槍去搶銀行, 但不是去搶錢,是去要求給一個工作, 最後還升上克服經理; 像是亞裔是一直被忽略的, 而且英文口音重,其實人家老白根本不想鳥你; 像是中東人一直被塑造出的恐怖份子現象, 好像他們每天都在山洞裡看“如何成為成功的恐怖份子“教學錄影帶; 像是"Wigger"現象, 愛裝成黑人樣的白人, 到最後被當成黑人嫌犯抓起來, 然後順利被判刑, etc.

我其實覺得整部片還普通(難怪這個計畫流產那麼多次...), 洋蔥社的報紙版把讀者胃口養大了, 電影裡普通的諷刺笑話是難達高標。

不過有兩段真是好笑, 就是貫穿全場, 請過氣武打明星Steven Seagal主演的Cockpuncher預告片, 真是白爛, 而且會勾起男性同胞的集體回憶; 還有嘲諷裝純真美少女歌手的Melissa Cherry故事, 聽了"Take me From Behind"跟"Shoot your love"就知道! (其實不錯聽...)

***
Cockpuncher's website and Melissa Cherry's myspace是故意作的, 這是The Onion的一貫風格。

September 14, 2008

Im Lauf der Zeit











開學前一晚,欲走還留的風颱辛樂克仍在窗外轟隆響。我窩在台中的公寓,不管課還沒完全準備完的事實,熱了殘魚半尾,看著Kings of the Road。實在不想工作,也許我心底仍沒辦法接受暑假(六年的暑假!!)就怎麼放完了吧!

只是挖哩勒,借到的這片居然沒有英文字幕,有的只是明顯比片中人物德文對白短很多的中文字幕。而且還不是每一句都翻,很支離破碎。雖然這部平靜的片本來對白就不多,劇情也大致跟得上,但不知道人物在講什麼,實在令人煩躁。反正我看到的故事就是男人渴望女人,但不知自己到底要尋找的是何種女人,或是明知錯誤卻仍無法忘懷舊情,結局就是坦然地繼續走向下一站。覺得很一針見血 (Ian, 對吧)!

覺得開學前看公路電影很不適當,會讓人不安於室。而我唯一能做的僅是換上雨衣雨褲在颱風天去興農買泡麵,真是讓我的ArcTeryx大材小用。

September 7, 2008

8 1/2 Theater

古早古早以前,當台灣還沒有百事達的時候,這樣的對話不斷仔在街頭巷尾的影帶店發生...

少年壓低聲音忐忑地問:  "ㄟ,頭家歐,有辣的某?"
似笑非笑的頭家揚起頭:  "怎麼會沒有, 大片小片攏有啊,還有中文字幕勒! 在最後面啦, 自己去選,找完電火記得關..."

於是少年穿過重重層架,走進帶有霉味牆壁斑駁的小隔間。終於在簡易木架的下層找到那個他想半夜看的片... 像那些較小眾或是獨立製片的電影 (不然你以為我說啥)。

少年變青年,傳統影帶店也慢慢地消失,在小眾電影通路本來就不算發達的台中城,想租個當代院線片之外的片變得難上加難,還好"8 1/2 非觀點劇場“還在。

8 1/2 絕對不會是你想像中的那種光鮮影片店,嚴格說起來,更像是去跟一個收藏很多片子的陌生人(或未來的朋友)借片。所謂的店面事實上是一間不深的透天民宅。門沒關,空無一人,不過貼滿牆的老電影海報與咖啡桌讓人確定沒走錯。樓上似乎有聲,邊喊著"有人在A某"邊往上探,原來是政論廣播的聲音。二樓樓梯間出來是個有點雜亂的書房,而穿著短褲背心的老闆正在兩張椅子併起來的將就躺椅上睡午覺。
   
雖然有點奇貌不揚,但不要懷疑8 1/2的藏片量。問說有沒有Paris, Texas,老闆馬上說 Wenders 1984年的片當然有,帶進小隔間(這是一定要的),溫德斯全集馬上通通拿出來。所有電影照年份排得整整齊齊。至於借到的片是不是放在DVD盒裡,請不要計較太多。

** 
朋友剛從road trip回來,在她的blog裡提到Paris, Texas。引起興趣,才特地去找這個我一直還沒看的經典公路電影。也才因緣際會去了8 1/2。

有人說好電影總是很自然地讓閱聽人找到投射,將故事連接到自我經驗。的確是,凡人當然不會有Travis那說不出的巨大悲傷與斷然放逐,但或多或少,旅行經驗代表著一種尋找的心情,卻也常是象徵著逃避。

一個人旅行時,不是在尋找孤寂,反而是與活在心裡的人不斷地對話。我想著自己曾有的旅程。

我是不是也該回去六年不見的地方了? 期待人家說回來就好,或是他們一點也不在意...

***
Some people said that "Paris, Texas" is an inspiration of U2's "The Joshua Tree". 如果是真的話,absolutely awesome.

September 6, 2008

The Walk

傍晚時雷公轟隆大雨傾盆,開在水花四濺的高架中投公路上,突然覺得我要去聽的是《聽海之心》,  而非優人神鼓20週年紀念首演的《空林山風: 走路篇》

優人神鼓一直是我覺得台灣最屌的劇團,雖然她/他們的意象十層樓高,我沒一次看得懂。但是看優人的演出就是讓我覺得暢快覺得爽。“先學靜坐,再學擊鼓“的優人,總是以修行者般的印象出現在台上。她/他們的身形步伐總是柔暖,散發著寧靜的氛圍,但舞動起來時卻是無限澎湃,大神鼓響起,氣勢萬鈞。靜中有動禪意濃。

今晚看的表演是優為慶祝20週年再度雲腳台灣時,動中求靜而來的創作。50天行腳,優人放空自己,如風穿越台灣這個空林。今晚的劇碼呈現著她/他們在風雨中開始的“千里足跡“,所感受到的“禾田蟲鳴“, "晚風紅日", "乘光而行".....等到“如風歸來“。這齣多了背鼓行者與跳鼓,似乎是以前沒的。

大學時看過優人表演數次,還曾在老泉山優劇場看過優人與李泰祥合作的《曠野之歌太虛吟》,真是忍不住拿出來說嘴。在異鄉那幾年總想回到台灣後要再找機會看看。

大學時總喜歡優人外出雲腳。可以趁優人不在家,偷溜進去老泉山上的優劇場玩。坐在枕木搭起的台上喝酒納涼打睏吹風看星星,快哉!

劇聞優人10月初將在Houston表演《金剛心》,推薦給Austin的朋友們。

September 4, 2008

春之佐保姬

理想幻滅的獄中瀕死之人
因思戀妻兒思念山林所譜的曲竟然是那麼平靜溫柔並帶出唯美悠揚的大提琴聲韻,而所寫的日文詞伴著純淨人聲又是那麼地婉約美麗,但這似乎要安慰人的音樂反而更讓人悲傷鼻酸。

1952-54, 春之佐保姬,杜鵑山。Uyongu Yatauyungana (高一生)的家書與音樂。